找到相关内容1593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简论天台宗和华严宗的佛教思想

    佛学中,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三(中论、百论、十二门)和《大乘》两支思想。因此隋唐诸宗派佛学,似亦可分成受三影响较大的大乘中观学系和受《大乘》影响较大的《大乘》系两大系统。大体上...不再作阐说了o。至于对《大乘》思想及其对我国佛学的影响,则我们研究较少,然而《大乘》思想对隋唐佛学的确有着巨大的影响,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:要研究隋唐佛学就必须懂得《大,乘》的思想。 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4665370.html
  • 大乘论义记》中的“二门”

      摘 要:《大乘》的主要观点是“一心、二门、三大、四、五行”,而“一心、二门、三大”在理论上最为重要,四、五行则主要讲修行实践方面的内容。在“一心、二门、三大”中,“二门”具有核心作用。“一心”要通过“二门”来显现,而“三大”则为“二门”中“心生灭门”所含摄。无“二门”则“一心”无法显现,同时,也就不存在“三大”。所以“二门”在《大乘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疏通它们之间的含义和关系...

    任蜜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742474.html
  • 杨仁山先生小传

    官宦之家,书香门第。其父杨朴庵,进士出身,官部曹。然杨文会早年不喜举子业,性任侠,好读奇书,凡音韵、历算、天文、舆地,以及黄老庄列,无不研读。同治三年(1864年),他于病中反复诵读《大乘》,...引起了思想界、学术界的极大兴趣,促进了近代法相唯识学研究的开展。此外,杨氏汇刻的《大乘疏解汇集》、《净土经论十四种》、《古逸净土十书》等,也都对近代佛学的研究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总之,杨文会主持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2342638.html
  • 创办华严大学的月霞法师

    讲经,僧师范学堂监督由谛闲法师继任。  辛亥革命后,霞师受上海佛教居士之请,到上海讲《大乘》,受到佛教护法狄楚青(平子)居士的招待,并由狄楚青之推荐,入哈同花园,为哈同夫人罗迦陵讲经。时,康有为在...》,其间曾先后到九华山东崖寺、湖北归元寺等处讲《楞严经》,到武昌为居士界讲《大乘》,到江苏宜兴磬山寺讲《法华经》。  1917年,师60岁,在宜兴磬山寺讲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》,是年夏天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4646065.html
  • 圆瑛大师与台湾佛教界

    4日以前,加上他与鼓山副住持圣恩师一起参与了10月22日至28日止灵泉寺的在家授戒法会,因此笔者认为圆瑛师的抵台时间,应在1923年(大正12)10月下旬。  又圆瑛师的南洋讲经,他本人在《大乘...糟粕,何必多此葛藤。众固请不已,只得勉从其愿,并叙缘起于此。  由此《讲义叙》中谈及,圆瑛师首次讲《大乘》是在他出家之后,历经二十三载的时候,但是地点是在何处?我们仅从“是以特就本寺,招集海内有志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3250508.html
  • 教宗贤首 行在弥陀——纪念杨仁山居士诞生一百五十周年

    。他早年遍习孔、老、庄、列诸子之学,并懂天文、地理、历数、音韵等。   一八六三年他于病中读“大乘”,因而对佛教产生了信仰,在他“一心学佛,悉废其向所学&...佛学思想方面,作一介绍:   由于杨仁山居士因读“大乘”而佛。我们可以说他从马鸣大士的劝赞念佛中,使他骂净土。他创刻的第一部佛典就是“净土四经&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0565389.html
  • 问:印度佛教的“八大灵塔”是指什么?

    阿育王传》卷二所载阿育王于佛所生出、菩提树处、转法轮处、般涅槃处所建立各塔。又根据《十地经论》卷三、《大乘》等所揭之八相成道说,于七世纪顷,巡礼此八大灵塔之风颇盛。或以佛生处、成道处、初转法轮处、入... 阿育王皈佛教之后,依据佛陀在世时所说,在世尊生前八大重要游历之处,分别建立大塔,称为“八大灵塔”,略称为八塔。 此八塔所在之处亦即后世所谓的“八大圣地&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4577516.html
  • 何谓生相无明

    无明;又如是闇惑之心,隔离理性,故又作间隔。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烦恼,造种种业,受种种果报。胜鬘经、大乘等诸经论称为无始无明,菩提心论则称为无始间隔。   天台宗将之分为三惑:   一、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35882431.html
  • 佛门教育家释慈舟

    1917年,他随侍月霞法师到湖北汉阳,月霞在归元寺讲《楞严经》,在武昌为居士讲《大乘》,首开武汉讲经的风气,慈舟亦随众听讲。   1918年春,慈舟应河南信阳贤首山之请,到信阳开讲《大乘》,这是...,他应武汉佛教人士之请,到汉口佛教会、武昌佛教会各讲《大乘》一部。   1931年春,又应武昌洪山宝通寺之请,讲《圆觉经》。是年冬,应虚云老和尚的邀请,到福建鼓山筹办“法界学院”。1933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12183776.html
  • “本觉”逻辑:中国宗教共时态

    ,是儒佛道哲学的“公共模型”,儒佛道哲学的发展史因此呈现为“本觉逻辑”共时态建构史。孟子“良知本心说”及《大乘》的“真如缘起”是“本觉”逻辑的典范理论。在现代性视域中,“本觉”逻辑被持续重建,...中国之后,经过汉地僧人的阐释,也在使印度的“性寂”心性向“性觉”心性转化,期间经历了种种转化,终于在《大乘》那里达到了成熟阶段,“本觉”逻辑得到彻底和完美的展现。后起的哲学和宗教义理不断重复和...

    蒋海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856751.html